Wednesday, July 28, 2010

【China AIDS:5602】 Staying Alive Foundation call for proposals

 

Hello,

The Staying Alive Foundation is pleased to announce our 2nd call for proposals for 2010.

The Staying Alive Foundation is all about empowering young people who want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ir communities. We look for youth-led organisations that raise awareness about HIV and AIDS and that have received little or no previous funding. Our grants are a maximum of US$12,000.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happens in two stages, and begins online at http://foundation.staying-alive.org/en/grants/apply with a short online form. The deadline to apply is August 23rd.

We also have forms in French and Spanish which can be demanded via email: foundation@staying-alive.org

Grants will be announced on 1st of December 2010.

Please send this to all your network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at:

foundation@staying-alive.org

Thanks,

Sara

Sara Piot
Director of Grants
Staying Alive Foundation
Tel: +44 (0)207 478 6688
Fax: +44 (0)207 478 6517
www.stayingalivefoundation.org


--
★Archives for UNAIDS CCC https://sites.google.com/site/unaidschinacc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爱行马拉松俱乐部(AIDS Walk China),—“彻底实现感染者正常就医的权利”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A: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China AIDS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China AIDS:5600】 【67】四年后,再之亲历“农民工、铁路与艾滋病”

是掘墓还是造墓【67】四年后,再之亲历“农民工、铁路与艾滋病”

 

常坤 2010728

 

    2010715日,本人再次踏上了了久违的无座列车。虽然现在身体大不如以前那般壮士,会很辛苦很劳累,但无座列车往往对我来说是一个社交的扩充,往往都是会有所收获的。这次让我想起了2006119日的无座列车之旅途。当然,也想到我了那篇文章《常坤:我之亲历“农民工、铁路与艾滋病”》。

 

    四年过去了,情况又进展如何呢?又联想到前几日书写的《是掘墓还是造墓【64】谁有资源能搞个民间报告?——5年的中国遏制和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快要结束了》。实际在这个《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

中第三节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2.加强公共场所和社区宣传教育。大中城市、县(市)的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要设立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城铁车站、港口码头、出入境口岸及公共交通工具,要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宣传材料。”再扩展到《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地方的一些艾滋病政策等,涉及到在公共交通上进行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宣传的就更多了。

 

    可实际境况如何呢?

 

    我只能说,在715日,在北京西开往阜阳的K105的列车上,在第13号车厢,在我的周围,我同样的重复了2006119日的行为。

 

    我非常遗憾,我只能说,我并没有询问很多人,我简单的把我的了解情况如下:

1、列车全线没有看到艾滋病的宣传,包括标语;

2、大部分是知道艾滋病的,也有不知道的。把艾滋病局限于河南省等几个当年因卖血造成的HIV传播的几个地方还是占主流;

3、对艾滋病的疫情不清楚;认为和自己很远;

4、只有2个人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其中一个是培训(学生),一个是马路边接收的材料;

5、HIV携带者依然存在歧视;

6、对性工作的态度很开放,认为比当官的强;

7、对同性恋,认为和自己没关系,也比较宽容;

8、对待吸毒者,歧视行为比较严重,害怕他们;

9、对于人权,认为吃饱了就行,其他的不考虑,和政府的温饱是最大人权不期而遇。没详细他们对人权的认识是什么?

10、     认为自己很辛苦,为国家奉献了,却没有收到实惠的关注;

 

大概就这么多吧。不知道花了那么多钱都干嘛了。

 

 

 

 

常坤:我之亲历“农民工、铁路与艾滋病”

    
    
    
2005121日前夕我看到一个通知,是国艾办发的关于《关于联合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力度,将实施此项工程作为一项人民健康工程,并且在《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说明在2005121日宣布“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启动。记得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也有庆祝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活动,开始原定的时间是1130日(星期三),后来听说就是因为这个“工程”而推迟了一天,安排在了12 1日。那一天,我们雪莲花项目有个别志愿者还扑了空,后来这个问题还在午夜的广播“红山夜话”里说明了。这就是所谓的《方案》中“全国各大中城市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2005121日开展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时,参照国家级启动仪式的模式,组织本城市的启动仪式,与国家级启动呼应,在全国全面掀起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活动的热潮。”吧。

    
每年的12月份以后,进入新年初后的春节前后,是农民工大量流动的时刻,正如《关于联合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的通知》所指出的那样,“我国有1.2亿农村劳动力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将要转移到城镇”,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狗窝”,一年了,谁不希望回家过个团团圆圆的春节呢?势必造成人口的大量流动,今年的春节,笔者是深有体会的,在这其中所受的苦受的累是难以笔述啊!
    
119日(农历十二月二十),笔者一方面要回安徽老家,一方面也想乘机看看在铁路沿线对于艾滋病的宣传情况,就特地选择了L69次北京开往合肥途径阜阳的农民专列。要不是自我要求有任务在身,那个苦,真是难以容忍的,在整个列车进行当中,没有热水,没有暖气,没有广播报站,没有乘务员打扫卫生,一个字“乱”!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过道上没有挤满人,跟我此欲进入北京西站里的感觉就算是舒服了!19号当天,说是因为南方下雪,火车晚点,在北京西客站滞留了4-5万人,已经是红色警报了,而我被夹在人群中,把我拥挤的掉了流泪,那是委屈是无奈是为人的不易,对咱们农民打工兄弟的心酸啊!大家想想,在这个过程中,谁还在意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或者去做艾滋病的宣传呢?
    
因此,我在西站进站口被拥挤的3个小时里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我在穿过拥挤的人群,拖着行李,疯狂的寻找出路奔往即将开车的L69列车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我在那没有暖气还处处漏水,低温而处处是垃圾的L6916车厢里,没有听到任何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我想即使有,谁又会在意呢?自顾保暖都还来不及呢?因为现在的车厢外面是寒冷的已经导致了北京西站红色警报的天气,而这个车厢也许仅仅是因为人的作用而比外面稍稍好些。
    
L69列车上,我没有闲着,我怕冷,但我的心热火的,我乐意与任何人交流,交谈他们所知道的,特别是对那个在“121日”那一天的 “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启动的了解情况及其随后所受到的宣传和教育。
    
由于和他们谈得问题太多,而且人也多,有点乱,当时的情况我也没有办法也不好意思做记录,仅凭后来记忆整理了一部分。但是对于几个比较大的问题,还是比较深刻的。以下所说的情况是和我有过交谈的人的情况,并不代表整个列车上的人的情况,也不代表L69 列车16车厢的情况,因为我没有能力了解所有人的情况。
    
他们都是在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工作的民工。
    
他们基本是安徽人,有阜阳人、合肥郊区人、蚌埠人、安庆人,还有江苏人等。
    
他们的主要工种是木工、电工、油漆工、清洁工,还有捡拾垃圾的等。
    
他们只有一人知道2005121日“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知道的原因是因为这前后几天他休息,看电视知道的。
    
他们基本上都知道有一种疾病是“艾滋病”,但是对于这个“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道甚少,只是有一小部分,说是“卖血”“吸毒”“卖淫”“嫖娼”这些词汇所透示的传播。具体的情况大部分说不清楚,并且也说不全面。其中有一位在这个过程中说了这么几句话:你们都是知识分子,现在这样,你们得想想办法,这个病不能从某地蔓延开来啊(大意)。通过他的话,我们是可以判断说一方面他对于艾滋病的危害是有预见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是不足的,特别是说“从某地蔓延开来”,试问,现在中国,哪个省份还无一人呢?
    
他们知道“艾滋病”的途径,大部分是来自于自己的家乡出现了艾滋病和自己工友之间相互叙闲话的时候知道的,特别是对于不同省份之间的相互议论中。他们没有一人通过正规的宣传教育中获得艾滋病的知识。
    
他们已经不认为艾滋病与自己距离很遥远,但是基本上都是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那是别人的事情。有种心态,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怎么恰巧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死几个就死几个了,中国人这么多,没关系的,正巧我工作还不好找呢?这样的心态的人不占少数,我不知道如何去解释这种现象,我很心疼!
    
他们不原意浪费工作和休息时间去接受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除非老板允许而且不扣工资。而对于他们的休息时间来说,往往是不够睡觉的。对于他们这样的生存状况,我心里很酸楚,是人还是机器?
    
生活的艰辛,生存的艰难,一顿饭的不易,已经转变了咱农民的心态啊!!!
    
但是,咱农民兄弟,并不排斥关于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并都对此表示了积极的心态,认为是必要的,是可行的!对于在铁路上宣传艾滋病知识,更认为是非常好的,而且效果也将是非常好的!原因限于笔墨就不说了,大家应该也都知道的。
    
我后来发现了一个文件名称,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铁道部《关于开展2005年世界第18个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红赈字〔200568号)”具体的内容我没有找到。我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仅仅是为了在“121日”这一天的活动,我希望不是,因为也不该是,就是在铁路是天天如“121日”这般,也是不过分的,因为这里的人口是流动的,而且流动的量是非常巨大的。
    
我曾经在去年看过一些文件材料,现摘录部分与铁路及艾滋病有关系的如下:
    2004
年《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有“铁路、交通、民航、质检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对旅客宣传的内容。疫情比较严重地区和边境口岸的候车、候船、候机室,要设置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专栏和宣传牌,摆放宣传教育材料;有影视广播播放条件的旅客集中场所,要适时播放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
    2004
年铁道部下发了《铁路系统预防控制艾滋病行动计划》指出,铁路部门要认真做好职工与家属的自身教育,增强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职工思想文明道德和自我抵御能力;对铁路职工要进行艾滋病、性病有关知识,包括艾滋病传播的三种主要途径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的普及教育。同时,要以车站、列车为主,运用多种形式,向候车和乘车旅客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有关知识和国家法规、政策。铁路二等以上车站和旅客列车,应充分利用站车广播、宣传橱窗、闭路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经常开展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计划》要求,到2004年底,铁路卫生监督、疾病控制人员接受预防艾滋病、性病专业知识培训率达到100%2005年以前,二等以上车站、旅客列车的广播员、专(兼)职红十字卫生员、宣传员都要接受一次包括艾滋病防治的公共卫生知识培训;2006年底,铁路职工对预防艾滋病、性病和无偿献血基本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5%以上,重点人群达到100%;覆盖站段单位面达100%;到2008年底,知晓率达100%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特别是异地求学的学子来说,和铁路打交道,真是太常有了,在这个过程自然是有很多感受的。
    
2004 年到已经过去的2005年,到现在已经是2006年,我想问问,上面的这些通知、文件、指示、计划,我们做到了吗?作为一个普通的乘客,一个在乘车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特殊照顾(除非额外出金)的乘客,我们怎么没有发现,也没有感受到诸如上诉通知、文件、指示、计划所张列的东西呢?
    
后来,我与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联系,让他们留心这些关于艾滋病的,他们在整个寒假乘坐火车过程中也没有发现。这些地方是:北京、天津、郑州、商丘、石家庄、合肥、西安、九江、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哈密等。主要也就是这些城市开往西北的火车上。
    
艾滋病防治来不点半点虚夸,踏踏实实做事吧,求您们了!
    
    
常坤
   
    2006
31日初稿
    2006
319日修改



--
常坤

中国青年艾滋病网络 总协调人
        爱行马拉松俱乐部 AIDS Walk China
北京益仁平中心 理事

Chang Kun

General Coordinator of China Youth HIV/AIDS Assembly
                                        AIDS Walk China 
Board Member and Co-founder of Beijing Yirenping Center

Phone: 133 4910 8944 ; 138 1072 6838
Skype: Chinachangkun
MSN:13349108944@189.cn
Email:changkun2010@gmail.com
Personal Web: http://www.changkun.org
公民健康权利教育,从家乡开始!

首先我们的爸妈兄弟姊妹们支持我们,接着我们的亲戚邻居支持我们,我们的父老乡亲支持我们,最终我们才能见到梦想得公民社会!

--
★Archives for UNAIDS CCC https://sites.google.com/site/unaidschinacc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爱行马拉松俱乐部(AIDS Walk China),―"彻底实现感染者正常就医的权利"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A: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China AIDS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China AIDS:5602】 Mr Chow's questionable China bashing appetite

28.7.10

Some questions to the (ex?) Honorable Dr. Jack C. Chow

 

By Michael Hermann

 

 

 

Dear Jack C. Chow

 

Re:    Your propaganda article "China's Billion-Dollar Aid Appetite" of 21.07.

Congratulations to your well-written piece of propaganda, which has spread over the media like a wild fire.

 

I would like to ask why you write such des-informative article on the Global Fund's work and why to try to politicize this global institution?

Why this extension of usually commercial China-Bashing now into the Global Health Policy?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know what your real strategy is � because as Kennedy School Graduate, Professor for Global Health, Venture Capitalist, McKinsey Associate, former US Ambassador, the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General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or HIV/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 etc � with all the credentials and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capital you have -  you could have delivered a well-informed and argument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justice mechanisms in the Global Fund � but you seemingly just delivered a piece of biased political des-information.

So why?

 

*Why do you state that "Even more alarming, China's persistent appetite threatens to undermine the entire premise behind the Global Fund"?

Until now, the GF never has limited the scope of any application so China did not undermine any other country's chances to obtain a grant.

 

*On which data do you base your claim that China "can more than pay for its own health programs"?

China's county governments,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most health spending and collect most taxes, are so cash strapped that they sell land to meet about 50 percent of their revenue needs.

*Why do you claim that the GF system has a 'Loophole'?

GF allows funding for HIV, TB and Malaria hit countries with a GDP up to US$12,195/capita (top GDP for upper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Why do you try to portray that China uses this loophole unethically through its 'aggressive pursue'?

Any country could apply for any disease in any of the 9 rounds, totaling 27.

China has got 15 grants, Cambodia has gotten 15 grants, Bangladesh 15, Indonesia 17, India 20, Zambia 23. (you can download the grant portfolio table at the GF website)

 

*Why do you try to imply that China in reality is a rich country, which evades its burdens by hiding in the wrong World Bank classification? ("China stays in this lower-middle-income category because its huge population keeps per capita figures down")

China simply has the number of people it has � 1,328,000,000.

They are all like you and me � moms and dads, sons and daughters, poor or middle class or rich � needing food, health, education, etc � like everybody else on this plant.

It will take another 30-40 year of peaceful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nnually 8-10% to let these people reach the upper limits of the current eligibility.

 

*Why do you keep quiet on the facts of GF principles, systems and working methods?

Why do you imply that China is suppressing 'rightful opposition' from poorer nations to its grant receiving? ("It is intriguing that health ministers from the poorest countries have expressed neither concern nor opposition to China winning grants")

 

*Why do you NOT mention that China has one the most alarming TB problems in the world?

Why do you NOT mention that China's NSA grant for Malaria is to ELIMINATE Malaria in China? If you oppose the global Roll-Back Malaria Strategy � why do you not say it?

Why do you NOT state, how the Technical Review Panel decisions are made which award the grants to China?

Or where you as medical professional disagree with them?

 

Do you imply that the TRP has not enough capacity to fulfill its role? Or that the TRP is 'Bought' by China's Board membership?

Why do you NOT state that the GF for 10 years has worked objectively, technically oriented to solve global health issues WITHOUT POLITICAL COLD WAR MENTALITY?

Why do you NOT state that EACH AND EVERY proposal from China was rigorous checked, revised and approved according to the same global standards as all GF grants?

Why do you NOT state, that Round 3 RCC HIV grant negotiations took 1 year to work out due to the transparent, clear mechanisms of the GF and the challenges of a unified national HIV program for 20% of humanity?

 

Why do you NOT mention that China implements most of its grants with A-rating � so it gets eligible for continuation (RCC and NSA) funding?

Why do you NOT acknowledge the hard work of all the GF staff, LFA staff and other supervisory systems which rigorously check that continuous funding is based on continuous delivery of results?

 

Why do not mention that GF funding helps to strengthen civil society in China?

That more than 375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 most of them not even registered, because it is not easy to register in China � are funded through GF programs?

Why do you not mention that GF programs have supported 'de-facto' (not formally) de-criminalization of Commercial Sex Worker and IDUs?

 

Do you really not know all of this?

Or what is your incentive not mention all of this?

 

You only mention 'Loopholes'.

Misused by a greedy country with an unqualified Ministry of Health driven by its internal impotence to get funding from communist Party controlled state coffers.

 

Your way of des-informing your readers is appalling.

 

Why do you NOT state or applaud, that the GF from this year on evaluates country proposals based on a 'composite index' where 1/3 of the points are based on World Bank poverty level classification, 1/3 on disease burden and 1/3 on technical merit of the country proposal?

Why do you NOT mention all the other lower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which get funding from GF?

Do you actually would like to propose a reform of GF to that point that lower and upper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should be excluded?

This could be a relevant point � if supported by a forecast of its potential consequences for global health. But if this is your point � why only China Bashing?

 

Why do you not mention that China has a GDP/capita in 2009 of US$3,687, which ranks it at rank 87, in the rank of countries like El Salvador, Fiji, Angola and Albania?

 

Why do you not mention that Russia has a GDP/capita in 2009 of US$8,676 with rank 46?

Why do you not mention that Russia is the world's largest exporter of natural gas and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xporter of oil.( With prices at historic highs, the country is swimming in cash: Washington Post 22.08.2006) It repaid US$23.7 billion in debt to the Paris Club of Creditors in 2006 � 14 years before the due date. Yes � and they paid US$250 million to the GF � great, it certainly deserves applause.

The only number you provide the readers as background for your disgust against the US$1 Billion grant by the GF to China is 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of US$2.5 trillion.

So what?

What about a little primary school arithmetic?

China has a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of US$2.5 trillion that is US$1850/capita.

That is 1/3 of what Algeria has per capita (they have US$4800).

Or 75% of what Thailand has per capita (they have US$2380)

Or slightly more than Iraq (they have US$1680/capita)

(All 3 countries receive grants from GF)

 

Do you not know these numbers?

They are on the internet. Publicly available.

Why don't you want to use them?

Or do you want to propose that neither Algeria nor Thailand should be allowed to continue to receive grants from the GF based on a ceiling o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BUT probably � that is not want you want with your article.

AND  � I agree �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not a way of judging a country's development.

They are just a part of how GDP is produced, saved and allocated.

You could ask UNDP for ways of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 e.g.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Why do you not state that China has between 130-160 million people living below the World Bank Poverty line standard of US$1.25/day in PPP?

 

Of course � with a Gini index of about 0.5 and all the glitzy Maybachs and BMWs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a foreign tourist can be excused to forget about the 700 million farmers in China � but an analysis from your side should describe the real average China � not only the show-off stadiums at the East coast.

You might have hear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orks on the unequal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s Wen Jiabao said at the last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ocial equality and justice shine brighter than the sun." So let us hope and support that China can realize this aim.

 

You state, that "It is audacious for China to assert that it needs international health assistance on par with the world's poorest countries".

You are wrong - No � China does not assert that.

As you explain yourself � there are rules for GF assistance to lower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upper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like Russia �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China is simply part of the world community � like it or not - and it has the conditions it has.

Especially it has the number of people it has.

Surpassing the populations of Europe and Africa together.

A country in its own class � together with India � un-comparable as a 'country' with e.g. Botswana or Namibia, which have less than 2 million people � less the size of an average prefecture in China.

 

You can try to ignore the facts, you can misinform your readers, you can make political propaganda for your own world view, you can defame the GF which you have contributed to create yourself � but you cannot change the facts.

 

Did you never wonder why nobody else found this 'loophole' in the GF where you imply China takes from the poorest countries?

What about � if there simply is no 'loophole'?

But a fair system of judging countries by a recognized measure of development � like the GDP?

 

Could it be more audacious that a man of your caliber and media-influence disregards these facts?

Would it not be more open just to write � 'I dislike China and its so-called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uggest that the GF singles China out as un-eligible' based on a special discriminative rule?

A Nuremberg law for the PRC?

Why not � if that fits into your world view, then why not go for it.

I am afraid that this world view is outdated.

History will not be made by Nuremberg laws.

History will be made by the masses.

All reactionaries are paper tigers. In appearance, the reactionaries are terrifying, but in reality, they are not so powerful. From a long-term point of view, it is not the reactionaries but the people who are powerful. (Mao Zedong, 1946)

But you seem to recognize that this wish will not realize:

"Changing eligibility policy, for example to exclude China, would entail time-intensive negotiations that may well pit groups of grantees against one another."

 

If your intention was to persuade China to donate to the GF � then why not based on solidarity with China to develop a positive approach?

Or like the Michel Kazatchkine � go to Beijing and talk to the Premier?

But that requires consistent and friendly interaction………..

 

I myself am not so sure, how China should do:

It is one of the most disaster hi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ith both droughts, floods, earthquakes, etc � direct economic losses this year until July alone amounted for more than US$ 7 Billion, and the flooding and hurricane season continues 2 more month.

 

Anyhow � again congratulations to a well-done piece of propaganda, and I look forward to future enlightening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RAND Corporation and its adjunct staff.

 

On the other hand I suggest that the RAND corporation and you better throw your political weight into reaching the MDG's, especially assuring that the OECD countries realize the political pledge to deliver development aid of 0.7% of GNI, and not only 0.19% of GNI as the US does with its US$27 Billion (2008 figures of OECD) of which 5 Billion go to re-build Iraq and Afghanistan. By raising US ODA with 67 Billion to reach 0.7%, there would be plenty of money available for putting 10 million people more on ARV as required, solve the 'Born HIV free' �task, WASH, task and reach plenty of other MDGs.

 

 

Best regards

 

Michael Hermann

China Representative

Humana People to People

 

(This letter represents my personal opinion, and not that of my employer)

 
 
 
Michael Hermann
 
Country Representative
The Federation Humana People to People
 
www.hppchina.org.cn
www.humana.org
 
 

Tuesday, July 27, 2010

Re: 【China AIDS:5599】 为彻底实现感染正常就医的权利――爱行马拉松俱乐部AIDS Walk China

这些方式可以考虑到我们今后的工作计划中来。孟林

在 2010年7月26日 上午11:50,Kun Chang <changkun2010@gmail.com>写道:

为彻底实现感染正常就医的权利

——爱行马拉松俱乐部AIDS Walk China

中国青年艾滋病网络 2010726

 

200631日起实施的《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和第41条“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20107911点百度检索网页“拒绝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出现高达17万的条目,检索新闻栏还出现207篇。

 

在我们已经有了法律法规保障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大量拒绝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就医的现象发生?各种分析和调查可谓汗牛充栋,我们不否认其价值,但是我们更认为,我们需要在一种具有对抗力的社会运动的方式才能切实的解决HIV感染者在就业就医方面遇到的问题。让所有胆敢违法的机构和个人都要为之付出法律的代价。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法律得以贯彻。

 

AIDS Walk 是一种在国外非常流行的宣传艾滋病和就艾滋病的某些诉求表达意见的方式。这种形式已经在美国近百个城市持续开展。中国青年艾滋病网络总协调人常坤曾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作为志愿者参加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AIDS Walk,在美国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访问期间,看到过一些关于AIDS Walk的宣传,也就这个问题咨询了当地的一些艾滋病组织。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动员、表达诉求和募款方式。

 

中国青年艾滋病网络是一群以肩负抗击因艾滋病肆虐而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年轻人经过浴血奋战而汇集起来的网络——以维护人类生命健康,促进人们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参以期达到并加强对于艾滋病的防治能力和健康的促进!

 

       有鉴于此,中国青年艾滋病网络决定开展成立爱行马拉松俱乐部AIDS Walk China),以“彻底实现感染者正常就医的权利”为使命,通过研究、倡导和社会运动的方式开展工作。本次使命工作如下:

 

一、            征集信息:建立针对HIV感染者就医的友好医院和友好医师白名单(建议一些医院或者医生来做);

二、            调查:参照在乙肝病毒携带者和医院医师关系的调查;

三、            举报投诉:(1)对于获得确凿证据的个案,向有关部门投诉特定医院和医师;(2)对于媒体报道点名的医院和医师进行举报投诉;(3)对于媒体报道中没有点名的医院医师,但点有具体地域的,向当地行政部门举报投诉;

四、            “闯关”以身验法:由已经公开身份的HIV感染者前往一些医院要求治疗,并进行证据收集和记录;

五、            法律援助:(1)对已经发生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愿意,提供无偿法律援助;(2)以身验法,制造诉讼案件;以“闯关”过程中产生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救济;

六、            两会提案建议;根据我们在过程遇到的问题汇总形成提案,在次年两会中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

七、            行为艺术和运动:跑步,走路,骑自行车,T恤衫等;

八、            其他——不排除激烈的抗议行为!

 

 

 

常坤

 

中国青年艾滋病网络 总协调人

北京益仁平中心 理事

 

Chang Kun

 

General Coordinator of China Youth HIV/AIDS Assembly

Board Member and Co-founder of Beijing Yirenping Center

 

Phone: 133 4910 8944 ; 138 1072 6838

Skype: Chinachangkun

MSN13349108944@189.cn

Emailchangkun2010@gmail.com

 

--
★For showing our respect and thanks, building archives for UNAIDS CCC https://sites.google.com/site/unaidschinacc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A: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China AIDS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
★Archives for UNAIDS CCC https://sites.google.com/site/unaidschinacc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爱行马拉松俱乐部(AIDS Walk China),―"彻底实现感染者正常就医的权利"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A: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China AIDS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Re: 【China AIDS:5601】 艾滋病威胁大学校园(新闻报道)

下面是我本周一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的谈话。中国教育部和卫生部需要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了。可以对教育部和卫生部的不作为提起诉讼吗?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开展有关课外教育活动。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应当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万延海
 

中国高校应加强艾滋病防治

2010-07-27

在中国,艾滋病已经不仅仅是卖血和吸毒人群需要注意的事情,大学校园的学生也应该谨慎防范,因为艾滋病已开始威胁大学校园。过去3年里,中国新报告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且在这些学生感染者中,同性性行为是主要传播方式。在这次有关艾滋病的话题里,中国民间艾滋病防治教育专家万延海先生呼吁中国加强在校园里的艾滋病防治教育。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对万延海先生进行的对谈。


记者:"万延海先生,以前中国人说艾滋病好像都是外国人的事情,那么现在这个艾滋病已经开始威胁中国的大学校园,同志群体首当其冲。这个是不是耸人听闻呢?"

万延海:"这个是非常令人担心的事情。因为我们传统的概念里面觉得青年学子、校园是一个很圣洁的地方,而且人们对于性、对于疾病是避而不谈的。学生们大概通常不会意识到在校园里面会有疾病的流行。而且传统上我们这个社会对于学校的青年学生的这个艾滋病防治方面基本上的策略都是一些封闭性的,比如说给他们灌输一些禁欲的观念,然后校园里面有一些清规戒律。这样的话给人的一个印象就是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对于校园里的艾滋病也可能没有知觉。那么我是在今年的三月份在南京和杭州的很多大学里面做了一些讲座,学生就是包括一些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一些青年学生的团体,专业性的做防治艾滋病的团体,他们都不认为艾滋病是一个已经在学生当中蔓延的一个疾病。然后他们谈艾滋病的时候还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别人的事情,不是自己身边的事。"

记者:"那么这个艾滋病在大学校园里到底是不是自己身边的事情呢?事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万延海:"这个情况是因为大学生他首先会是一个受影响很严重的一个群体,一个就是说他是年轻人的一个群体。这个时候艾滋病的传播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男同性恋的学生可能比较优先受到疾病的打击。当然其他的学生也是有关系的。包括女学生参与卖淫的情况,校园里的毒品的情况也是需要关注的。"

记者:"我们知道同性恋是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高危人群,在中国的大学里面现在同性恋的比例是多少呢?"

万延海:"同性恋的人他在不同的人口当中的比例是差不多的。他大概在3%、4%这样的一个比例。在人口当中同性恋的比例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应该也有几千万。上大学的学生当中同性恋的人口比例可能还要比一般的人口的比例要高一点。那么还有一些学生会是双性恋的情况。或者在青年时期会有一些个人的好奇,有这样的一些行为。那么还有一些人可能因为经济上的原因从事这样的一些服务。"

记者:"中国卫生部2009年11月底就是去年年底公布的这个数字呢说是'过去三年全国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个呈上升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万延海:"这个成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过去的遗留下来的输血、卖血的群体,他们的家庭内的传播,性伴侣之间的传播,这个问题会继续存在。那么这个在吸毒者人群当中毒品的问题还是非常严重。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上升最醒目的还是在男同性恋群体当中最严重。"

记者:"中国媒体报道说2009年的时候在杭州的西湖区是高校集中的地区,在这个地方到当地的卫生部门自愿参加艾滋病毒检测的195名同志中有检查出11名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10名是大学生,而且杭州市前年一共检测出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有20人均为同志,这个是不是也说明在大学的校园中防艾的重要性呢。"

万延海:"对,它是这样,它这个检测可能就是有一些特定的比如说在那个地方它有不同的社会组织帮助卫生部门做一些动员,做一些检测工作,那么可能的情况就是说在那个地方动员工作可能是一个学生团体在做。在那些学生当中做了更多的动员,所以这个情况可能并不一定是那么准确。现在的情况可能在青年学生当中的这个问题是严重了,但是在校园外的情况同样是严重的。"

记者:"那么现在在中国这个大学校园里有没有开始艾滋病防治工作呢?"

万延海:"这种艾滋病防治工作基本上是非常肤浅的,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口号上面的。我在南京、杭州访问了一些青年学生团体,他们是做专门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艾滋病还是一个很遥远的其他人的事情,没有联系到这是他们每一个学生自己个人的事情。这些学生志愿者基本上也是缺乏训练的。一些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很多东西都不是很清楚,那么学生的志愿者团体大部分停留在一个爱心表达方面。那么对于疾病的一些防治知识,一些技巧都缺乏了解。那么学校里面没有系统的艾滋病的教育、没有艾滋病教育的课程。特别是最关键的时刻是在高中的时候,在中学的时候,中学时期的艾滋病教育基本上是没有的。大学的情况基本上也是一样的。"

记者:"中国这些大学生如果是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以后他有没有地方去寻求帮助呢?"

万延海:"这个情况很复杂,一个就是说保密的问题。校园里面是不是能够做好保密?还有一个就是他可能会到比如说卫生部门去得到一些服务。那么中国的艾滋病检测是实名制,这些信息会不会给学校的校医院?这些情况我们不是特别清楚,那么这个保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记者:"那么您认为应该怎么样加强在大学校园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万延海:"我觉得就是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中学阶段就要提供全面的性的教育和艾滋病的教育,这也是中国的法律要求的;第二个就是我觉得在大学校园里面它不仅仅要提供这些教育,也要提供一些条件,比如说安全套的普及呀,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这种互助的团体当然很重要。教育部、卫生部除了需要普及这种课程之外,师资的训练,课程的设置,还有系统的培训这都是非常重要。"

以上是本台记者安培与中国民间艾滋病防治教育专家万延海先生进行的对谈


Sent: Wednesday, July 28, 2010 1:01 PM
Subject: 【China AIDS:5597】 艾滋病威胁大学校园(新闻报道)

艾滋病威胁大学校园 同性恋群体缺关爱易感染
 
大学"同志"抗艾记

    大学生"同志"群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引起各方关注。专家认为,这个群体应当得到保护,校方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他们更多支持和扶助

    确定自己的身份不会暴露后,刘季(化名)才决定讲述自己的经历。他是一位"同志"(即男同性恋者,gay),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杭州某大学学生。

    刘季是2009年下半年确认感染的。这一年,在高校相对集中的杭州市西湖区,当地疾

控中心从自愿参加艾滋病病毒检测的195名"同志"中检出11名感染者,其中10名是大学生。而杭州市全年共检出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人,均为"同志"。

    如今,艾滋病已经开始威胁大学校园,"同志"群体首当其冲。根据2009年11月底卫生部公布的数据,近三年,全国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8%上升为36.9%,排第一位。

    "定时炸弹就在身边,但日子还得过。"在杭州高校"同志"社区中颇有名气的志愿者、浙江大学博士生"同志哥"说。

    不幸的感染者

    大二时,和一个男生闹过别扭之后,刘季觉得"心里很难过"。他因此怀疑自己的性取向。上网一对照,他确认自己是"同志","我确实只喜欢男生"。

    通过杭州一家"同志"网站,刘季认识了第一个男友。聊了很久,两人见面了,刘季想见识一下男人怎么跟男人做爱的。由于对方表示之前只有一个男友,身体比较健康,他们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现在看来好可笑"。事后,刘季怕得要死,赶快跑去检测,结果还好,阴性。

    渐渐地,他们减少了来往。这也是至今为止与刘季保持关系最长的一个,其他的都是"419"(for one night),即一夜情。

    刘季在一夜情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直到碰见一位帅哥。他选择了不戴套,总共两次。这位帅哥现在已不知去向,刘季甚至不知道他叫什么。"要说危险的话,就是这个人了。"

    2009年8月下旬,刘季去疾控中心做检测,初筛结果是艾滋病病毒阳性。接下来,再次抽血检测,确诊。

    刘季先是告诉叔叔,叔叔告诉婶婶,最后父母和妹妹知道了。"我父母知道后一年都没有干活,妈妈就在那里哭。"不过,父母仍不知道刘季是"同志",以为他是找"小姐"后传染的。

    他现在特别憎恨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却还拼命找"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的人。

    重庆的唐糖(化名),则直到大学毕业后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大学时代的唐糖有些腼腆,交过几个男友,但始终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远。大三时,他参与过自愿献血,并未查出异常。2006年夏天大学毕业后,他作为西部志愿者在一所乡村学校教书。

    几个月后,唐糖去大连见男友,聊起此前一次高烧难退的经历,从韩国回来的男友警惕地带他去医院做艾滋病病毒检测。

    "得知检测确认结果的时候,仿佛遭了晴天霹雳,心里除了害怕,便没有别的感觉。"唐糖回忆道。

    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同志"社区是整个中国"同志"社区的一个缩影。根据卫生部统计,中国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男男性行为传播导致的比例从2007年的12.2%猛增至2009年的32.5%。多年从事同性恋和艾滋病防控研究的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北川说,这个比例今后上升到40%甚至50%都是有可能的,"传播了那么多年,政府工作才做几年?"

    当然,张北川指出,上述比例的增加与艾滋病防控项目动员更多"同志"参加检测有关。

    "同志哥"说,所有的性行为中,插入式肛交最容易感染。女性性工作者是为了金钱,更倾向于采取安全措施;有些"同志"是为了快感,反倒不喜欢用安全套。

    杭州市疾控中心最近对175名"同志"网民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首次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岁,八成以上在半年内有过肛交行为,而最近六个月肛交行为中有三成以上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只占两成。

    张北川认为,大学生更注重感情,更愿意在感情基础上发生性关系,因此大学生"同志"的感染率应当低于大城市这个群体感染率的总体水平。

    但由于缺乏调查数据,全国到底有多少大学生"同志"像刘季和唐糖一样不幸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这仍然是一个谜。

    严重缺课

    陈非(化名)是一名25岁的"同志",在北京某高校读研究生。从大四时发生男男性行为开始,他有过七个性伴侣,其中三个为一夜情。

    这三次一夜情中,只有一名30岁的上海男子主动提出使用安全套,其他两位均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陈非自己对"同志"安全套也没有好感,认为会降低性快感。

    尽管深知"同志"群体的艾滋病病毒高感染率,陈非和很多"同志"一样"存在侥幸心理"。在第一次性行为之前,他并没有细致了解过如何才是安全的性行为,"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一次无套性行为之后,陈非出现持续高烧,这让他非常忧虑,赶紧去做了检测。他向本刊记者出示了化验单,结果是阴性。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存在三个月窗口期,他仍不放心,打算之后再去做一次检测。

    张北川说,在学生的青春期到来之前就应该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严重的缺课,导致大学生不断被感染"。

    广州"朋友公益"的豆豆(化名)也说,当前中国年轻人性观念日益开放,而性教育缺乏导致的无知,会增加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和异性恋者一样,不少"同志"也期待长久的爱情,而现实往往击碎他们的梦想。下学期就要读大四的暖阳(化名)说,他第一次恋爱是网恋,对方没有勇气见面,后来给他介绍了一个军人。两个人山盟海誓。但军人退伍后选择了放弃,不知所踪。

    暖阳有点羡慕异性恋:"异性有婚姻约束,换偶率相对要低。至少怕把对方肚子搞大了,还会采取措施。"

    实际上,2001年修订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已经不再将同性恋笼统地划为"病态"。"同志哥"说,这对同性恋人群的去污名化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他希望,社会能够接纳"同志",让他们勇敢地走出来,而"同志"也要接受社会主流伦理规范,"不要让外界感觉'同志'就是始乱终弃"。

    近段时间,大学生群体以及大学生"同志"群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引起各方关注,有些人因此给他们贴上了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标签。但豆豆说,只要有不安全行为,任何人都可能感染艾滋病,与性别、身份没有绝对关系,"这种标签化更容易对社会大众形成误导"。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大学生"同志"可能面临更多的歧视和误解。

    结束乡村学校教学的志愿者生活后,唐糖需要一份工作。尽管他可以在层层笔试、面试中脱颖而出,遇到含有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入职体检时,却只能选择退让。

    最终,在一家入职体检中没有艾滋病病毒检测项目的单位,唐糖找到了一份工作。这里没有人知道他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尽管薪水并不丰厚。

    暖阳发牢骚说,疾控部门一些人士只想着拉"同志"来检测,却不做权益保护,"受压迫者不会有责任感,不管对自己还是他人。"

    浙江爱心工作组组长王龙则认为,官方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同志"群体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疾控部门的工作重点仍然放在女性性工作者。

    2010年,浙江省的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全球基金项目招标中,最初有25万元针对女性性工作者,近3.5万元针对吸毒人群,只有不到1.7万元针对"同志"。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女性性工作者的项目费用减去5万元,增加给"同志"项目。

    校园内外的努力

    当年,唐糖从大连回到重庆后,参加了当地的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关爱小组。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他逐渐走出阴影。

    2008年的一次社区培训班上,唐糖结识了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的夏菁,受邀参与该组织的"积极对话"项目,在高校和社区开展艾滋病教育和反歧视宣传。

    从2009年开始,唐糖还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参与重庆疾控部门的校园防艾活动。

    唐糖现在的身体状况很好,但他希望为今后治病多攒些钱。他表示:"要把自己健康阳光的形象散播给更多的朋友,作为一个已经走出来的人,去帮助别人走出来,会感到很开心。"

    "同志哥"所在的杭州青春工作组,以及浙江爱心工作组,也都与当地疾控部门合作,正在高校开展针对包括男男性行为人群在内的干预活动,以及协助动员参加艾滋病病毒的自愿检测等。

    近年来,与逐渐攀升的大学生"同志"艾滋病感染人数相呼应的是,一批由大学生创建、在大学里开展活动的草根组织陆续成立。

    广州的"朋友公益"就有着不错的口碑。2006年,还在广州某高校读大一的豆豆与身边的朋友共同发起了这个校际组织,其志愿者都是来自高校的学生(包括"同志"和非"同志"),还有两名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除了面向师生开展艾滋病教育、性教育和反歧视教育,朋友公益还在2007年成立"同城社区"――致力于高校学生同性恋生活空间拓展和全面生活质量改善的服务团体。豆豆说:"如果说'同志'生活质量高低就像一个水桶内的水,艾滋病只是'同志'群体所面临众多问题中的一块短板。学生'同志'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都要经历就业、心智成长、情感与恋爱关系、人生规划等复杂问题,光靠解决艾滋病这一块短板是远远不够的。"

    广州某大学的一位"同志"是豆豆的朋友。读大学时,无论豆豆和志愿者们如何鼓励,他都排斥艾滋病病毒检测。到了2010年3月,已在深圳工作的他主动联系社区志愿者,希望帮助联系检测服务,因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喜欢的男友,希望为长远的情感关系负责,便打算在同居之前去做检测。

    朋友公益也遇到过不少困难。2009年12月1日,他们想在广州某校的车站发放艾滋病宣传材料,大量精力用于与校方的沟通,该校保卫处一位工作人员甚至说,大学生平时好好读书,最多在校内发发传单,"何必大费周章搞宣传,对大家都麻烦"。

    同一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青春健康之旅"也在校园内合作举办过两次同性恋主题讲座。一名志愿者说:"学校不希望我们活动弄大了,让外界觉得人大有很多同性恋。"

    在豆豆看来,教育机构对于性议题的敏感,是高校性教育无法落实和学生健康权益未能保障的一个重要因素,"决策者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所幸,豆豆所在的学校,以及当地疾控部门还比较支持。2010年夏天,他大学毕业,留在朋友公益做全职社工。用张北川的话来说,"火炬传递下去了"。

    张北川愿意用"同性爱"来替代"同性恋"的称谓。他说,大学生同性爱这个群体应当得到保护,校方和社会各界都应该给予更多正面支持和扶助,"保护大学生同性爱这个群体,不仅是保护大学生,不仅是保护同性爱,实际上是保护全社会"。

    7月16日,重庆一位女大学生对张北川进行访谈时,带来了学校里一位"同志"的问题,"如果我们得了艾滋病,到哪儿求助?"女大学生说,这是那位同学认真思考后想出的问题。

    "我想,我们的工作真是与大学生们的需求相差很远。"张北川对本刊记者说。(作者 朱子一 实习记者 刘虹桥 | 文)



--
==============================
全球青年服务日国家领导机构-中国办公室
Global Youth Service Day National Lead Agency China office
无国界爱心组织(北京)
Love Without Borders ( China )
致力于世界公民教育与义工行动的人道主义机构。
推动人类意识的觉醒与提升,和让内心充满爱!
汇聚光,播撒爱

负责人:孔令坤 弟兄 在爱与光中
Founding Director:Jeff Kong
Email:love.international@gmail.com
MSN:Konglingkun@vip.sina.com
Mobile:15810796525
TEL:86-10-62225515
官网Web:http://www.Love-international.org
GYSD中国官网:http://www.GYSD-china.org
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科技城韩庄子三里6#楼49号(100070)
爱心公共论坛组Groups BBS: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ove-international
让我们不加戒备和疑虑地团聚在一起,We are family!
以亲善和悦地态度对待周围地人、事、物,重现灵魂地宽容和善待他人的品性
[感谢对无国界爱心组织的关注与支持]
========================================

--
★Archives for UNAIDS CCC https://sites.google.com/site/unaidschinacc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爱行马拉松俱乐部(AIDS Walk China),―"彻底实现感染者正常就医的权利"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A: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China AIDS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China AIDS:5597】 艾滋病威胁大学校园(新闻报道)

艾滋病威胁大学校园 同性恋群体缺关爱易感染
 
大学“同志”抗艾记

    大学生“同志”群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引起各方关注。专家认为,这个群体应当得到保护,校方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他们更多支持和扶助

    确定自己的身份不会暴露后,刘季(化名)才决定讲述自己的经历。他是一位“同志”(即男同性恋者,gay),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杭州某大学学生。

    刘季是2009年下半年确认感染的。这一年,在高校相对集中的杭州市西湖区,当地疾

控中心从自愿参加艾滋病病毒检测的195名“同志”中检出11名感染者,其中10名是大学生。而杭州市全年共检出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人,均为“同志”。

    如今,艾滋病已经开始威胁大学校园,“同志”群体首当其冲。根据2009年11月底卫生部公布的数据,近三年,全国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8%上升为36.9%,排第一位。

    “定时炸弹就在身边,但日子还得过。”在杭州高校“同志”社区中颇有名气的志愿者、浙江大学博士生“同志哥”说。

    不幸的感染者

    大二时,和一个男生闹过别扭之后,刘季觉得“心里很难过”。他因此怀疑自己的性取向。上网一对照,他确认自己是“同志”,“我确实只喜欢男生”。

    通过杭州一家“同志”网站,刘季认识了第一个男友。聊了很久,两人见面了,刘季想见识一下男人怎么跟男人做爱的。由于对方表示之前只有一个男友,身体比较健康,他们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现在看来好可笑”。事后,刘季怕得要死,赶快跑去检测,结果还好,阴性。

    渐渐地,他们减少了来往。这也是至今为止与刘季保持关系最长的一个,其他的都是“419”(for one night),即一夜情。

    刘季在一夜情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直到碰见一位帅哥。他选择了不戴套,总共两次。这位帅哥现在已不知去向,刘季甚至不知道他叫什么。“要说危险的话,就是这个人了。”

    2009年8月下旬,刘季去疾控中心做检测,初筛结果是艾滋病病毒阳性。接下来,再次抽血检测,确诊。

    刘季先是告诉叔叔,叔叔告诉婶婶,最后父母和妹妹知道了。“我父母知道后一年都没有干活,妈妈就在那里哭。”不过,父母仍不知道刘季是“同志”,以为他是找“小姐”后传染的。

    他现在特别憎恨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却还拼命找“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的人。

    重庆的唐糖(化名),则直到大学毕业后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大学时代的唐糖有些腼腆,交过几个男友,但始终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远。大三时,他参与过自愿献血,并未查出异常。2006年夏天大学毕业后,他作为西部志愿者在一所乡村学校教书。

    几个月后,唐糖去大连见男友,聊起此前一次高烧难退的经历,从韩国回来的男友警惕地带他去医院做艾滋病病毒检测。

    “得知检测确认结果的时候,仿佛遭了晴天霹雳,心里除了害怕,便没有别的感觉。”唐糖回忆道。

    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同志”社区是整个中国“同志”社区的一个缩影。根据卫生部统计,中国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男男性行为传播导致的比例从2007年的12.2%猛增至2009年的32.5%。多年从事同性恋和艾滋病防控研究的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北川说,这个比例今后上升到40%甚至50%都是有可能的,“传播了那么多年,政府工作才做几年?”

    当然,张北川指出,上述比例的增加与艾滋病防控项目动员更多“同志”参加检测有关。

    “同志哥”说,所有的性行为中,插入式肛交最容易感染。女性性工作者是为了金钱,更倾向于采取安全措施;有些“同志”是为了快感,反倒不喜欢用安全套。

    杭州市疾控中心最近对175名“同志”网民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首次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岁,八成以上在半年内有过肛交行为,而最近六个月肛交行为中有三成以上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只占两成。

    张北川认为,大学生更注重感情,更愿意在感情基础上发生性关系,因此大学生“同志”的感染率应当低于大城市这个群体感染率的总体水平。

    但由于缺乏调查数据,全国到底有多少大学生“同志”像刘季和唐糖一样不幸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这仍然是一个谜。

    严重缺课

    陈非(化名)是一名25岁的“同志”,在北京某高校读研究生。从大四时发生男男性行为开始,他有过七个性伴侣,其中三个为一夜情。

    这三次一夜情中,只有一名30岁的上海男子主动提出使用安全套,其他两位均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陈非自己对“同志”安全套也没有好感,认为会降低性快感。

    尽管深知“同志”群体的艾滋病病毒高感染率,陈非和很多“同志”一样“存在侥幸心理”。在第一次性行为之前,他并没有细致了解过如何才是安全的性行为,“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一次无套性行为之后,陈非出现持续高烧,这让他非常忧虑,赶紧去做了检测。他向本刊记者出示了化验单,结果是阴性。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存在三个月窗口期,他仍不放心,打算之后再去做一次检测。

    张北川说,在学生的青春期到来之前就应该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严重的缺课,导致大学生不断被感染”。

    广州“朋友公益”的豆豆(化名)也说,当前中国年轻人性观念日益开放,而性教育缺乏导致的无知,会增加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和异性恋者一样,不少“同志”也期待长久的爱情,而现实往往击碎他们的梦想。下学期就要读大四的暖阳(化名)说,他第一次恋爱是网恋,对方没有勇气见面,后来给他介绍了一个军人。两个人山盟海誓。但军人退伍后选择了放弃,不知所踪。

    暖阳有点羡慕异性恋:“异性有婚姻约束,换偶率相对要低。至少怕把对方肚子搞大了,还会采取措施。”

    实际上,2001年修订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已经不再将同性恋笼统地划为“病态”。“同志哥”说,这对同性恋人群的去污名化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他希望,社会能够接纳“同志”,让他们勇敢地走出来,而“同志”也要接受社会主流伦理规范,“不要让外界感觉‘同志’就是始乱终弃”。

    近段时间,大学生群体以及大学生“同志”群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引起各方关注,有些人因此给他们贴上了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标签。但豆豆说,只要有不安全行为,任何人都可能感染艾滋病,与性别、身份没有绝对关系,“这种标签化更容易对社会大众形成误导”。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大学生“同志”可能面临更多的歧视和误解。

    结束乡村学校教学的志愿者生活后,唐糖需要一份工作。尽管他可以在层层笔试、面试中脱颖而出,遇到含有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入职体检时,却只能选择退让。

    最终,在一家入职体检中没有艾滋病病毒检测项目的单位,唐糖找到了一份工作。这里没有人知道他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尽管薪水并不丰厚。

    暖阳发牢骚说,疾控部门一些人士只想着拉“同志”来检测,却不做权益保护,“受压迫者不会有责任感,不管对自己还是他人。”

    浙江爱心工作组组长王龙则认为,官方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同志”群体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疾控部门的工作重点仍然放在女性性工作者。

    2010年,浙江省的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全球基金项目招标中,最初有25万元针对女性性工作者,近3.5万元针对吸毒人群,只有不到1.7万元针对“同志”。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女性性工作者的项目费用减去5万元,增加给“同志”项目。

    校园内外的努力

    当年,唐糖从大连回到重庆后,参加了当地的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关爱小组。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他逐渐走出阴影。

    2008年的一次社区培训班上,唐糖结识了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的夏菁,受邀参与该组织的“积极对话”项目,在高校和社区开展艾滋病教育和反歧视宣传。

    从2009年开始,唐糖还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参与重庆疾控部门的校园防艾活动。

    唐糖现在的身体状况很好,但他希望为今后治病多攒些钱。他表示:“要把自己健康阳光的形象散播给更多的朋友,作为一个已经走出来的人,去帮助别人走出来,会感到很开心。”

    “同志哥”所在的杭州青春工作组,以及浙江爱心工作组,也都与当地疾控部门合作,正在高校开展针对包括男男性行为人群在内的干预活动,以及协助动员参加艾滋病病毒的自愿检测等。

    近年来,与逐渐攀升的大学生“同志”艾滋病感染人数相呼应的是,一批由大学生创建、在大学里开展活动的草根组织陆续成立。

    广州的“朋友公益”就有着不错的口碑。2006年,还在广州某高校读大一的豆豆与身边的朋友共同发起了这个校际组织,其志愿者都是来自高校的学生(包括“同志”和非“同志”),还有两名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除了面向师生开展艾滋病教育、性教育和反歧视教育,朋友公益还在2007年成立“同城社区”——致力于高校学生同性恋生活空间拓展和全面生活质量改善的服务团体。豆豆说:“如果说‘同志’生活质量高低就像一个水桶内的水,艾滋病只是‘同志’群体所面临众多问题中的一块短板。学生‘同志’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都要经历就业、心智成长、情感与恋爱关系、人生规划等复杂问题,光靠解决艾滋病这一块短板是远远不够的。”

    广州某大学的一位“同志”是豆豆的朋友。读大学时,无论豆豆和志愿者们如何鼓励,他都排斥艾滋病病毒检测。到了2010年3月,已在深圳工作的他主动联系社区志愿者,希望帮助联系检测服务,因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喜欢的男友,希望为长远的情感关系负责,便打算在同居之前去做检测。

    朋友公益也遇到过不少困难。2009年12月1日,他们想在广州某校的车站发放艾滋病宣传材料,大量精力用于与校方的沟通,该校保卫处一位工作人员甚至说,大学生平时好好读书,最多在校内发发传单,“何必大费周章搞宣传,对大家都麻烦”。

    同一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青春健康之旅”也在校园内合作举办过两次同性恋主题讲座。一名志愿者说:“学校不希望我们活动弄大了,让外界觉得人大有很多同性恋。”

    在豆豆看来,教育机构对于性议题的敏感,是高校性教育无法落实和学生健康权益未能保障的一个重要因素,“决策者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所幸,豆豆所在的学校,以及当地疾控部门还比较支持。2010年夏天,他大学毕业,留在朋友公益做全职社工。用张北川的话来说,“火炬传递下去了”。

    张北川愿意用“同性爱”来替代“同性恋”的称谓。他说,大学生同性爱这个群体应当得到保护,校方和社会各界都应该给予更多正面支持和扶助,“保护大学生同性爱这个群体,不仅是保护大学生,不仅是保护同性爱,实际上是保护全社会”。

    7月16日,重庆一位女大学生对张北川进行访谈时,带来了学校里一位“同志”的问题,“如果我们得了艾滋病,到哪儿求助?”女大学生说,这是那位同学认真思考后想出的问题。

    “我想,我们的工作真是与大学生们的需求相差很远。”张北川对本刊记者说。(作者 朱子一 实习记者 刘虹桥 | 文)



--
==============================
全球青年服务日国家领导机构-中国办公室
Global Youth Service Day National Lead Agency China office
无国界爱心组织(北京)
Love Without Borders ( China )
致力于世界公民教育与义工行动的人道主义机构。
推动人类意识的觉醒与提升,和让内心充满爱!
汇聚光,播撒爱

负责人:孔令坤 弟兄 在爱与光中
Founding Director:Jeff Kong
Email:love.international@gmail.com
MSN:Konglingkun@vip.sina.com
Mobile:15810796525
TEL:86-10-62225515
官网Web:http://www.Love-international.org
GYSD中国官网:http://www.GYSD-china.org
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科技城韩庄子三里6#楼49号(100070)
爱心公共论坛组Groups BBS: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ove-international
让我们不加戒备和疑虑地团聚在一起,We are family!
以亲善和悦地态度对待周围地人、事、物,重现灵魂地宽容和善待他人的品性
[感谢对无国界爱心组织的关注与支持]
========================================

--
★Archives for UNAIDS CCC https://sites.google.com/site/unaidschinacc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爱行马拉松俱乐部(AIDS Walk China),―"彻底实现感染者正常就医的权利"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A: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China AIDS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RE: 【China AIDS:5597】 中国民间女权工作室举办第二届性工作者节征集海报

嫖娼卖淫皆无罪,从心理上可以理解。本来都是自身行为。但是联系到社会,道德,家庭,伦理等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还提倡的话,估计人性在今后N年内要慢慢变化了。
 

Date: Mon, 26 Jul 2010 14:19:24 +0800
From: aids-jjh@163.com
To: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CC: China_HIV_AIDS_CBO_Network@googlegroups.com; sex-worker@googlegroups.com
Subject: Re:【China AIDS:5591】 中国民间女权工作室举办第二届性工作者节征集海报

你们都是好孩子,一定要多注意保护自己,永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At 2010-07-26 09:02:35,"燕" <452598814@qq.com> wrote:
 
 
 
 
 
 
 
支持性工作合法化,请进:
 
 性工作也是一种工作,我们要求性工作合法化!
地址: http://www.hongchen2006.com/?viewnews-22318
第一天,我们已征集到40个性工作者姐妹签名,一共会签集1035个性工作相关人士签名。
 
 
 
 
 
 
 
 
 
------------------
 女道天下我为王,踏遍乾坤胆自狂。怒向须眉问真道,誓为红颜战八荒。 ――中国民间女权工作室(叶某人)
 

--
★For showing our respect and thanks, building archives for UNAIDS CCC https://sites.google.com/site/unaidschinacc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A: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China AIDS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网易邮箱,没有垃圾邮件的邮箱。

--
★For showing our respect and thanks, building archives for UNAIDS CCC https://sites.google.com/site/unaidschinacc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A: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China AIDS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