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 2012

Re: 【China AIDS:7529】 Re:致中国艾滋病工作民间组织全国(工作网络)联席会议秘书处

Hi Wang Lixin and colleagues,

This is just a quick email to share some resources (sorry, all in
English) on the serious human rights problems that come up with
criminalizing HIV transmission. Disclosure of HIV status can be very
dangerous for PLWHA and such laws are often used to harass sex workers
and gay men.

Canadian HIV/AIDS Legal Network is a great human rights group that has
worked on this issue for many years through litigation and advocacy.

Here's a short paper that summarizes the issues:
http://www.aidslaw.ca/EN/community-kit/documents/Chapter2-ENG.pdf

Here's a list of arguments and resources for lawyers:
http://www.aidslaw.ca/EN/lawyers-kit/index.htm

Here's a resource kit for service providers:
http://www.aidslaw.ca/EN/community-kit/index.htm

不好意思,都是英文,可是加拿大艾滋病法律网络和东珍曾经翻译了很多矮子法律材料成中文,也许包括关于criminalization of transmission.

best
Meg


--
www.asiacatalyst.org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asiacatalyst
Twitter: @saralmdavis


2012/10/1 lixin <wanglixin66@163.com>:
> 丁凡:
>
> 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反馈。我仔细阅读了你的批评意见。愿意就一些观点与你交流看法。"故意传播艾滋病罪"和"故意传播性病罪"的确不是一回事,我觉得艾滋病是性病中的一种,我不认为应该单独设立一个故意传播艾滋病罪,但个人之间因为感染艾滋病发生法律纠纷时,应该有相应的适用条款,所以我建议是修改"故意传播性病罪",而不是废除它。这篇文章写的比较简短,提出了问题,但没有展开来仔细分析和考证,也没有说明得那么清楚,可能引起了一些误解。
>
> "在惩治感染者方面毫不手软",我不同意你这样的理解,我是说对待故意传播艾滋病的犯罪分子,而不是对待感染者,这可不能混淆。故意传播艾滋病的犯罪分子里面会有不同身份的人,而不仅仅是感染者。
>
> 我们谈的问题是故意传播艾滋病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的确是存在的,我觉得这里面有法律层面的问题,也有道德层面的问题。本文没有就艾滋病流行的社会原因进行分析,并不表示我们否认艾滋病流行的社会原因和制度性因素。众所周知,艾滋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疾病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在艾滋病传播和防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 非常感谢你的批评意见,我会认真学习,并修正自己的观点。也希望有更多人给这篇文章拍砖,这也是我们"抛砖引玉"的目的之一。通过这样的争论,我们感染者社区和民间组织的意见才能够充分的表达出来,清晰起来。
>
> 我在文章最后说了:"考虑到该问题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我们也希望大家对此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争论。"
>
>
>
> 秘书处 王立新
>
> 在 2012-10-02 04:15:56,"丁凡" <673281276@qq.com> 写道:
>
> 致中国艾滋病工作民间组织全国(工作网络)联席会议秘书处
>
>
>
> 中国艾滋病工作民间组织全国(工作网络)联席会议秘书处:
>
> 今日,本人于网络看到联系会议秘书处发布的《关于故意传播性病罪的意见》(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8c206a01012jx4.html
> )一文,对于文章的论调、观点,读后难以理解,颇为震惊,非常遗憾。
>
> 难以理解的首先是文中的逻辑,文章一方面声称"不认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可以凌驾于其他工作至上",意思是不搞特殊化,同时,又在建议加大对"故意传播性病罪"的打击力度,要"震慑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这样的严打不就是特殊化对待的方式吗?其次,难以理解媒体报道的传播艾滋病的新闻和传播性病罪的关系究竟如何,《刑法》第360条规定,传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进行卖淫嫖娼的行为。建议公开该文中所提及的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更难以理解的是,文章第一部分大篇幅引用《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故意传播艾滋病来佐证《刑法》中的故意传播性病罪,两个好像不是一码事儿。
>
> 据介绍,联席会议是国内123个民间组织形成的"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政策倡导及权益维护工作的民间组织协商机制"。但本声明中,所能看到的是,建议在惩治感染者方面毫不手软,但在给政府建议的第二部分,却套话官话连篇,回避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制度性原因,隔靴搔痒,并将"刑法和民法上缺乏对应的规定"的故意传播艾滋病上升到"孔子"、"数典忘祖"之类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道德规范"的层面,言辞混乱。声明对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原因判断存在问题,我对如此庞大的沟通机制做出如此水平的声明颇为震惊。
>
>
>
> 原文提到"鉴于艾滋病在中国流行的严峻形势,以及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案例屡有发生,并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公民健康,尽快完善《艾滋病防治条例》及相关法律条款刻不容缓,否则后果严重,也无法震慑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这是一段在很多打击犯罪的通告中才能看得到的恐吓式文字。不禁想问秘书处,联席会议的123家民间组织有多少是阳性组织,他们亲身遇过几例子被公安司法机关明确界定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例子,这些案例中的当事人有着怎样的"嚣张气焰",又是如何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对如此不合事实、污名化的措辞,感到非常遗憾。
>
>
>
> 希望联席会议秘书处及123家成员组织能针对本人提出的上述问题做出解释。盼复。
>
>
>
>
>
> 重庆爱助之家:丁凡
>
> 2012.10.2
>
>
>
>
>
> 附:声明原文及长微博
>
> 中国艾滋病工作民间组织全国(工作网络)联席会议
>
> 关于故意传播性病罪的意见
>
> 秘书处 2012年9月30日发布
>
> 近期,媒体多次披露一些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案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联席会议为此专门召开了网络会议进行讨论,并在某些方面形成共识,但分歧依旧明显,我们愿意在此表明我们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公民社会对此展开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从而促进我们与艾滋病有关的法律政策的进步与完善。
>
> 一、保护自己,爱护他人是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
>
> 作为成年公民应该掌握最基本的卫生常识和艾滋病预防知识,并在性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同时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应该遵守《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履行下列义务:
> (一)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二)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
> (三)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
> (四)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
>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对后人的谆谆教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道德规范。我们现代人更应该遵守,而不能以任何借口数典忘祖。毫无疑问,个人权利应该得到保护,不容侵犯,但个人权利永远不能够凌驾于社会和他人之上,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
>
>
> 二、国家有责任履行承诺,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为人民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和健全的医疗服务,保护人民健康。
>
> 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体是政府,政府有责任组织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卫生资源,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为公民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为感染者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做到"有病可医,有药可用"。
>
> 我们希望政府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投入更大力量,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通过民主与法治的制度性建设,逐步实现我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自由平等,消除产生各种犯罪行为的社会根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
> 三、"故意传播性病罪"不应该废除,而应该修改完善。
>
>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刑法和民法上缺乏与此对应的规定,法院难以立案和判决。因此,我们呼吁加强艾滋病方面的立法,使规定具体化,便于实际操作。
>
> 尽管有人提出,"艾滋病预防工作,不应该强调打击故意传播问题。如果出现故意传播的案件,应该由当事人利用一般法律来处理,而不需要强调艾滋病病毒的特别含义,不需要制定打击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法律。"但我们认为,鉴于艾滋病在中国流行的严峻形势,以及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案例屡有发生,并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公民健康,尽快完善《艾滋病防治条例》及相关法律条款刻不容缓,否则后果严重,也无法震慑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
>
> 我们不认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可以凌驾于其他工作至上,凡是与之发生冲突的法律规定都要为其让路。关键之处在于我们如何处理各种法律规定的关系,把握平衡,兼顾左右。考虑到该问题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我们也希望大家对此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争论。
>
> --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ark of love ―爱之方舟"论坛。
>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menglin-plwhas@googlegroups.com
>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menglin-plwha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menglin-plwhas?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
>
>
> --
> ◆新浪微博 @艾博公益艾滋病法律热线 (China AIDS Relief AIBO Law Hotline):
> 155 0113 7876 ――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就业、就医和隐私权保护法律咨询专线
> 186 3922 8639 ――性工作者药物依赖者法律咨询专线
> 150 3718 6255――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婚姻家庭和生命财产安全咨询专线
> ◆艾博公益艾滋病人治疗和心理互助热线:132 9832 7812
> ◆新浪微博: @艾博公益常坤
> -~----------~----~----~----~-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 A:订阅,请发邮件到 chinaaidsgroup-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 C:既往内容汇总查询(需要翻墙):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aidsgroup
> 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 D: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 ★ 发送在本邮件组的所有内容信息,将被《青年与艾滋病》《社会工作与艾滋病》刊物自由采用,
>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
>

--
◆新浪微博 @艾博公益艾滋病法律热线 (China AIDS Relief AIBO Law Hotline):
155 0113 7876 ――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就业、就医和隐私权保护法律咨询专线
186 3922 8639 ――性工作者药物依赖者法律咨询专线
150 3718 6255――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婚姻家庭和生命财产安全咨询专线
◆艾博公益艾滋病人治疗和心理互助热线:132 9832 7812
◆新浪微博: @艾博公益常坤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A:订阅,请发邮件到 chinaaidsgroup-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B: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既往内容汇总查询(需要翻墙):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aidsgroup 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D:Contact: Chang Kun 13349108944 changkun2010@gmail.com
★ 发送在本邮件组的所有内容信息,将被《青年与艾滋病》《社会工作与艾滋病》刊物自由采用,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